2024 年 6月 24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 — 毕马威与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香港作为亚洲主要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但仍有空间进一步加强跨境理财计划和税务优惠政策,以促进行业稳步发展。
《2030年愿景:香港基金管理行业的未来》是基于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代表及行业资深高管的一系列深度访谈,以及对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会员进行的问卷调查而编写。
受访的行政总裁普遍坚信,中国内地的高净值人士和中产阶级规模不断增长,预料将推动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因此,中国内地市场将持续成为香港资产管理行业最大的增长动力。香港凭借长期以来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和创新投资产品优势,能够充分满足这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欢迎一系列旨在提供更多进入内地市场机会的措施,例如跨境理财通和基金互认安排计划。然而,业界普遍认为进一步扩大相关措施将有助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毕马威中国香港区证券和资产管理业主管合伙人徐明慧表示:「香港作为亚洲主要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同时有空间继续努力提高地位,确保持续吸引资金、业务和人才。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紧密的联系是我们独有的优势,我们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强目前的跨境计划,并扩大香港基金业界进入内地市场的机会。」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政府一直积极推广香港成为资产管理中心,包括推出一系列鼓励增长的针对性措施。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吴家俐表示:「为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中证监最近宣布五项措施,其中三项更聚焦于促进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我们相信,这些举措充分反映监管机构致力促进中港市场之间长期更紧密的联系和融合。」
虽然预计中国内地未来仍担当最重要市场,但也有不少其他领域充满新的机会。在整个亚太地区中,中产阶级规模不断增长,投资者群日趋成熟,两大因素正共同推动对投资产品的需求。此外,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整个亚太地区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退休需求。
尽管机遇众多,香港必须在监管制度和税务优惠上保持领先优势,才能保持其亚洲主要资产管理枢纽的地位,并继续成为设立资产管理业务及管理资产的亚洲区内首选地点。
报告中强调的另一趋势是投资多样化,即开放更多资产类别予散户投资者,尤其是对另类资产的兴趣也与日俱增。许多基金管理公司相继于私募股权、私募信贷、基础建设资产和房地产等投资领域推出产品,以应对日益殷切的需求。
毕马威中国亚太区资产管理税务部主管兼香港区另类投资主管合伙人包迪云(Darren Bowdern)表示:「由于投资者对另类投资产品的关注与日俱增,香港需要确保其成为另类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业务的首选之地。政府一直积极聆听业界意见,我们亦期待政府能进一步完善税务和监管环境。」
虚拟资产继续吸引投资者的兴趣,包括虚拟资产ETF等可供投资的选择越来越丰富。最近的监管发展有助香港提升竞争力,成为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新兴资产类别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一直面临全球金融环境不明朗的难题,不过受访者普遍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展望2030年的发展前景,资产管理公司有信心透过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持续合作,继续提升香港资产管理行业的经营环境。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副主席余振声表示:「香港的监管机构一直以来都积极与资产管理行业合作,并加强与中国内地和国际监管机构分享行业意见。我们对于监管制度的发展感到乐观,相信其可令蓬勃的商业环境将更为完善。同时,我们亦乐于看到香港市场退休需求日渐殷切、客户群日益庞大及多元化,以及资产类别选择越来越丰富等因素所带来的行业机遇。」